有人在关店,有人却在突围 大卖场领域在发生什么?

上观新闻 吴卫群   2017-05-25 10:05
核心提示:市场日前有传闻,在中国市场只剩下6家门店的韩国连锁大卖场易买得一旦找到买家,则将宣布整体撤出。

  

  图为麦德龙(需求面积:8000-9000平方米)第三家店今年5月入驻长沙。

  市场日前有传闻,在中国市场只剩下6家门店的韩国连锁大卖场易买得(需求面积:8000-15000平方米)一旦找到买家,则将宣布整体撤出。一时间,连锁大卖场业态已经是“夕阳产业”的论调,甚至由此派生出的外资零售业“撤离论”喧嚣尘上。

  而就在昨天,作为最早一批登陆中国市场的外资大卖场之一的卜蜂莲花宣布,去年四季度,卜蜂莲花大北方区(公司将“两广”以外的市场统称为“大北方区”)通过管理团队的整体“换血”、精简华东区总部机构、减耗增效,以及实施基地直采、农超对接、优化商品结构等一系列整改措施。仅两个月,华东区总部包括所辖的30家门店终于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,当年11月,华东区总部财务报告已经显示“赢利”。“我们要根据当前国内市场行情,坚定信心,抓住三四线城市发展机会,尽快推进门店扩张计划。”卜蜂莲花有关高层人士说道。

  外资与本土,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火焰

  今年5月16日,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正式发布“2016年中国连锁百强”,榜单显示,去年的连锁百强企业,销售增幅持续下降——连锁百强销售规模2.1万亿元,同比增长3.5%,为有统计以来最低的一年。销售负增长企业有34家,比上一年增加3家,门店总数11.4万余个,同比增长5.9%。

  从业态细分看,便利店增幅最高,达到16.7%;专业店和专卖店为6.5%;购物中心1.6%;超市和大卖场1.5%;百货店则为-2.5%。榜单还显示,即便如此,连锁百强的“好学生”名单中,外资企业的表现要优于本土企业——百强中,国有控股、民营和外资分别为29家、55家和16家。其中,国有企业2016年销售同比增长为-0.5%,15家企业出现负增长,门店同比增长1.0%;民营企业销售和门店增长率分别为5.1%和11.4%;而外资企业销售和门店增长分别为6.3%和10.6%。其中的大润发,销售增长4.0%,门店增长9.9%;沃尔玛,销售增长4.3%,门店增长1.6%;家乐福,销售增长25.9%,门店增长36.3%;麦德龙,销售增长1.0%,门店增长6.1%;欧尚,销售增长-0.1%,门店增长5.4%……而老牌的国有连锁企业联华超市,销售增长-11.1%,门店增长-6.7%;农工商超市,销售增长-3.0%,门店增长-7.1%。

  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告诉记者,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,大卖场业态由发达国家导入,它以“一站式购齐”的特点和优势,领跑于其他零售业态,在这一时期,本土的大卖场企业由于有中国加入WTO,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之前的时间差,因此,与外资大卖场的差距并不大。然而如今,随着互联网经济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,“一站式购齐”已经被碎片化购物方式所分化,而不少本土大卖场还是停留在10年前的老样子,服饰+家电+杂货+生鲜。与此同时,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,人们对实体零售渠道的要求不仅仅是购买商品,更是希望获得网购所不能实现的体验消费的快感,然而不少本土大卖场里充斥的依然以标准化的工业品为主,自有品牌比例远远低于外资大卖场,蔬菜、水果、生鲜等恰恰需要“体验”的商品,从新鲜度、品类的丰富度来说,在竞争中又明显处于劣势。再加上不少国有连锁企业,一度大笔业务收入依赖于发售购物卡券,而疏于“强身健体,练好内容”,因此,在这场长达20年的中外“角逐”之中,即便是同样处于“电商对店商”逆袭的实体零售业寒流之中,外资大卖场也已经开始逐渐胜出。

  站在消费升级和碎片化消费模式的“风口”

  从外资大卖场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转型举措看,之所以能够率先起底回升,首先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消费升级的“风口”,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优势,加大了商品结构的调整。以麦德龙为例,凭借丰富的供应商资源,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,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,引进或直采了多达4000余种进口食品,2016年度,仅如今在都市白领中越来越受欢迎的榴莲产品,他们在中国一共销售了642吨,相比2015年增长了20%,而2017年的榴莲销量预计还将保持高速增长。为满足消费者对进口水果的消费热情,它还将在全国商场上架更多品种的榴莲,并计划引进更多种类的东南亚新鲜直采的水果。

  为提高毛利率,锁定回头客,外资大卖场更是加大了自有品牌的开发力度。中国连锁百强榜单显示,2016年,开发自有品牌的百强企业超过80家,自有品牌单品数平均为1200个,销售占比接近5%。而据记者了解,沃尔玛、家乐福、麦德龙等外资大卖场的自有品牌都超过了20%,其中相当数量是他们从全球各地直采的进口牛奶、奶酪、提子、车厘子等等,价格直逼同类国货,甚至更为低廉。

  而在迎合人们碎片化购物方式方面,外资零售业加紧站在互联网的“风口”,并以开放式的心态拥抱互联网。5月16日,沃尔玛宣布,其“山姆会员商店全球购官方旗舰店”正式入驻京东,首批上线近200款美国山姆优选商品。这些商品大多为中国山姆目前暂未引进的商品。麦德龙也已在“天猫”开设官方海外旗舰店。大润发则宣布,其飞牛网“1小时”急速达日前已完成首家门店的测试上线,到今年6月份,大润发全国371家门店将分批陆续完成测试上线。这标志着大润发飞牛网自建线上线下商品、库存系统打通,“多地多仓”的O2O新零售体系架构搭成。

  另外,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还坦言道,在实体商业的转型期,“堵漏提效”愈发显现出其威力。在零售行业内部,上至采购总监,下至店长,甚至理货员,收受供应商贿赂已经不是个案。众所周知,采购环节存在一个“利润杠杆效应”:即采购成本10%的下降,将导致税前利润100%的增长,反之也然。因此,采购反腐应该成为节流环节的重中之重,不想、不能、不敢腐败这三点中,最重要的是利用有效的内控系统,使那些掌握权力的人不能腐败。“这一点上,外资零售业近年来采取了诸如多用计时工,采取工时制,采取比较扁平的组织架构,减少中间层等,都是从制度设计上进行采购反腐,这一点也值得整个业界深思。”

  外资大卖场实体门店依然处于扩张阶段

  在对接新消费、新零售的“风口”的同时,外资大卖场也并未停止门店的开业步伐, “2016年是沃尔玛中国近5年来业绩表现最好的一年”,沃尔玛亚洲及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岳明德说道,“2017年,沃尔玛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不变。”据他透露,2017年沃尔玛中国将开设30-40家门店,其中包括3-5家山姆会员商店,投入3亿多元升级50家现有门店。继续投资物流配送中心,加强自有品牌和直接进口商品,加速电商融合发展。“2017年,可能是山姆会员商店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开店数最高的一年,新店数预计将占现有店数的三分之一。”另据透露,上海第二家山姆会员商店目前也在积极洽谈之中,预计会选址于浦西。

  卜蜂莲花企业管理公司李瑞寒资深副董事长也表示:“大卖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空间,我们要根据当前国内市场行情,坚定信心,抓住三四线城市发展机会,尽快推进门店扩张计划。”据介绍,2017年年初布局上海临港新城店之后,卜蜂莲花发起向中国三四线城市拓展业务的战略新目标。目前,他们已经在无锡、徐州等地进行了相应的商务考察,预计今年内卜蜂莲花将再开两到三家大型门店。

  而就在最近,又有消息称,全球零售业十强的德国阿尔迪(Aldi)、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好市多(Costco)继在华跨境电商业务取得快速发展之后,又在与有关部门接洽,积极酝酿在华开设实体店计划,首店有望放在上海。

  “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,消费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的‘稳定器’和‘压舱石’,14亿人口所构成的巨大市场,富裕起来的中国人‘情调消费、品质生活、水准服务’的消费潮流,任何一个外资零售巨头都不会忽略这一点,本土零售企业到了苦练内功,奋起直追的时候了。另外值得重视的是,由于本土零售企业相对来说股权比较简单,在这场中外角逐中,外资零售业利用资本优势加紧收购步伐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。”周勇最后说道。

{{num}} 全部展开
0

好文章,支持一下!

0

好文章,收藏起来!

文章关键词: 易买得麦德龙卜蜂莲花
本文转载来自:上观新闻 吴卫群,不代表赢商网观点,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,电话:020-37128209;邮箱:news@winshang.com
参与评论
未登录
你可能感兴趣
添加到收藏夹
×
×扫描分享到微信